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谁 祖逖与刘琨刻苦学习的故事

来源:名资汇网 作者:caiji007 2023-10-25 07:00:16
分享到:

  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谁?也许有不少的人对于闻鸡起舞的含义和使用方法很了解,但是却不知道这个成语的出处是什么,历史上的相关人物为一个国家栋梁,他和他的朋友听到鸡叫声就起来刻苦学习,最终成为为国家效力的人才。

祖逖与朋友刘琨成为国家栋梁,听到鸡叫声就起来学习

  1、祖逖为国而学习

  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谁?古代晋朝有一位将军叫做祖逖,他忠心待国爱护人民,文学才华很高,非常受人敬重。小时候的祖逖是一个很调皮的孩子,不喜欢读书整天到处去玩,长大后他看到国家没落,年年打战,百姓的日子过得原来越苦。作为一个学识很差的人来说,帮不上什么,于是为了国家,祖逖开始学习,才华大有长进。

  2、祖逖与朋友刘琨志向相同

  古时候的祖逖常常去洛阳,找到有文化的人请教,认识祖逖的人都表示说,他是这个国家的栋梁。24岁的祖逖有人推荐做官,但他自己觉得学问还是不够,于是就没有答应,继续认真学习。祖逖有个朋友叫刘琨,两人志向一样希望天下太平,国家强大,百姓日子好过。两人聊天到很晚就在一起休息。

  3、听到鸡叫声就起床

  第二天两人会一起练剑,以防未来可以报效国家,在一天的半夜,祖逖睡梦中听到鸡叫,对着朋友说,公鸡在叫我们起床了,我们一起去练剑吧。朋友同意了,从此两人决定,听到鸡叫声就起床,无论天气怎样,从来没有间断,最终经过刻苦努力的学习,两人成为大胜仗的文武栋梁。

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谁?祖逖与朋友刘琨刻苦学习的故事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遒县(今保定市涞水县)人,东晋军事家。祖逖祖上世代为官,但是祖逖小时候并不用功读书,直到成年才发奋,后被举孝廉、秀才。又和同为晋朝名将的是好友,二人相互勉励,闻鸡起舞这个成语说的便是这二人。后来祖逖深受的赏识,司马睿封他做徐州刺史,当时的祖逖十分主张要北伐,也是他从事后半生的工作,得到司马睿的一些资助后,祖逖便拉开了他北伐战争的序幕。

  刘琨:271年 318年6月22日,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晋朝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和军事家。年轻时曾为金谷二十四友之一,后累迁至并州刺史。永嘉之乱后,刘琨据守晋阳近十年,抵御前赵。315年,刘琨任司空,都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不久并州失陷,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并与之结为兄弟,后驻军征北小城。318年,刘琨及其子侄四人被段匹磾杀害。

闻鸡起舞的意思以及成语用法

  闻鸡起舞:一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形容有志报国之士奋发图强;也比喻抓紧时间不懈努力。鸡:鸡鸣报晓。

  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

  出处:《晋书 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 此非恶声也。 因起舞。”

闻鸡起舞反义词

  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出自《孟子 离娄上》 糟蹋、损害;弃:鄙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苟且偷安:贪图目前安逸,得过且过,不顾将来。

闻鸡起舞近义词

  发愤图强:意指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或进步。也指下定决心力求上进的情况。

  废寝忘食: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领淘宝天猫优惠券 | 领京东优惠券 | 领拼多多优惠券

领天猫超市优惠券 | 领饿了么红包 | 聚划算补贴入口

标签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